<
>
2021年4月1日,由中船舰客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航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海阔天空’智能制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共育系列论坛暨教学教法创新研讨会”在海南海口召开。
来自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各主办单位的领导专家及全国数十家职业院校代表参加会议。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出席会议并致辞。
海南省工信厅装备工业处处长孙于萍表示,自贸港的政策为海南省带来了全方位的机遇,赋予了海南经济特区开放新的重大责任与使命,为海南的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海南省“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意味着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充分发挥在技术、资金、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谋划推动一批对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项目加快落地。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科普教育中心执行主任、中船舰客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鲁慧娟表示,在进入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的十四五期间,随着《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完善,职教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围绕智能制造发展所需的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校企将迎来共谋发展的最好时期。中船舰客教育作为中船集团产教融合工作支撑单位,在教育部、发改委、行业协会的支持指导下深度参与职教改革,围绕船海产业发展所需,瞄准关键缺口岗位、重大工程保障,与教育界携手,开展船海业高技术技能人才前置化培养,培育工作初见成效。在未来,将通过与优秀院校的深入合作,和兄弟单位的携手推进,为船海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学习型社会的真正形成和人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中航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总经理王炜磊在致辞中强调,作为国内军工行业航空智能制造领军企业,有强烈意愿利用自身技术专长及多年实践人才培养的经验优势,通过1+X证书的引导,帮助学校提高教师队伍治学施教能力、实践能力,配合做好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设备更新换代,同时帮助学生强化职业技术技能水平,解决目前军工行业柔性加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短板。
北京中科航天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志表示,中科航天人才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聚焦行业交流,针对军工行业企业人才资源管理举办年度创新大会,旨在以人力资本助推军民融合战略,促进军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拥抱数字时代,通过开发上线军工人才网推进人力资源服务创新,贴近招聘需求,整合服务资源,营造良好的数字人才交流合作生态;关注职业教育发展,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支持下,中科航天人才以秘书长单位发起并即将成立学会二级分支机构“高端装备制造专业委员会”,专委会将在学会的指导下,助力千万军工行业人才就业,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人才的规模培养与供给。
中国船舶独立董事、知名行业专家宁振波就“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分析”作了专题报告,深切指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现状的痛点与未来亟待突破的关键问题。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张映锋就“航空智能制造系统研究方向及人才培养”作了主题报告,针对智能制造产业各细分方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度解读,提供了新态势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新理念与新思路。北京新风航天装备有限公司智能装备与技术实验室主任曹彦生作《航天企业智能制造实践与人才队伍建设》主题报告,引起热烈反响。
会上,来自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张春芝院长、中航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智能制造事业部商务保障处的李菁卓处长、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浙江省轻工机械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副主任、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主要负责人苏绍兴老师,分别围绕“1+X智能产线控制与运维证书“、“1+X 航空柔性加工生产线管控与操作证书”、“1+X 智能配电集成与运维证书”的标准及试点工作做了详尽的说明,并强化了证书的互通互认。来自中船舰客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新工科专业部的李海霞部长,围绕智能制造教学创新设计思路作专题报告,现场反响热烈。
随着“十四五”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逐步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红利时代。在这样的行业趋势与需求下,针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迎来了改革发展的新机遇,职教战线积蓄多年的改革发展动能迎来了新的兑现窗口。此次研讨会的顺利召开,为校企携手同行,深度探讨产教融合新思路,聚力开拓职教改革新航道带来了新的契机。